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修学游疏比堵好

时间:2013/7/27 8:29:23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徐万佳    
    韩亚航空空难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航空安全的关注,也让风生水起的修学旅游市场成为舆论的焦点。修学产品质次价高、组织机构良莠不齐、行业发展相对混乱……面对如此现状,浙江、北京等地相继出台规定,规范修学游市场,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叫停修学游,然而用一禁了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取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叫停修学游违背“休闲纲要”精神

    7月9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紧急通知,全省范围内叫停中小学出国夏令营活动。通知要求,“尚未签订合同的出国夏令营、游学项目,暂缓执行”;7月19日,北京市教委也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不得与境内外文化和旅游公司组织以营利为目的、以修学为形式的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境外交流活动。学校参加各类境外交流竞赛活动需提前半年向区县报批。

    然而,叫停令一出,便受到各方的质疑,有专家认为叫停修学旅游是因噎废食,是“惰政”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说,尽管市场有些混乱,但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限制修学旅游的发展,况且这次事故是由空难引起的,而不是因为修学游管理造成的。

    学生家长刘先生说,作为家长,我们还是非常希望通过正规的途径送孩子出去看看,毕竟修学旅游可以让孩子长见识、学知识、培养能力,直接叫停恐怕有失偏颇。

    知名评论员欧阳志表示,韩亚航空事件对于井喷式的海外修学游市场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如果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就对海外游学大面积叫停是短视的行为。

    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等。各地叫停修学游的行为完全违背了《纲要》的精神。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修学游已经被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完成在国内外的修学游。

    对组织机构不能“一刀切”

    据了解,海外修学游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几年。10年前,做修学游产品的基本上是旅行社,能参加出境修学游的人也相对较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境外修学游的人数也快速增长。近几年,暑期游学夏令营一直呈上升趋势。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尽管韩亚航空事件造成3名中国女学生遇难,但并未阻挡住中国学生赴美修学游的脚步。据估算,今年暑期赴美修学游的学生人数将达10万人次。

    伴随着修学游人数的增加,相应的修学游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记者调查发现,亚洲线路的价格普遍在两万元以下,欧美修学游产品普遍在2.5万元以上,而一些高端线路甚至能达到6万元以上,约是传统旅游产品的两倍。

    正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甚至是一些文化机构纷纷加入到修学游市场中来。

    据介绍,目前从事境外修学游服务的机构有3类:一类是留学中介、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一类是旅行社,还有一类是国际交流友好组织。另外还有不少学校也会组织相关的修学游活动,不过他们也多与上述3种机构合作进行。

    虽然组织的机构众多,但其服务质量却存在明显差别。一些修学游产品的价格过高,但实际内容却严重缩水。家长刘先生说,他的孩子曾经参加新加坡修学游。去之前,相关机构宣传得很好,承诺与当地学校学生进行交流,但到了目的地后,却以当地学生有其他安排为由取消了交流项目,只是到学校参观了一下。

    当然,也有一些修学游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参加过由学校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合作组织的寒假修学游,效果很好。“孩子寄宿的美国家庭很友好,孩子和寄宿家庭的孩子一起到学校上课。通过和美国师生的日常交流,孩子亲身感受到了美国的中学教育。让家长尤为满意的是,主办方在网上专门设置了一个论坛,用于家长和孩子交流互动,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孩子的游学状况,孩子们把见闻和感受发表出来,家长们热情跟帖。”

    对此,知名留学专家、决胜教育董事长阙登峰说,教育资源有限,并不是谁都能在暑期拿到,一些没有实力的机构只能靠虚假宣传、缩水操作。但是一些实力较强的机构则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不能“一刀切”,而要不同机构不同对待。

    限制商业机构不如规范发展

    “目前出境修学游市场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行业标准。”阙登峰说,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国家对修学游市场并没有推出具体的制度规范和行业标准。只要一个机构能够招到学生,他就可以组织修学游,没有能力的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操作。

    虽然去年4月份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对修学游市场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对于具体的组织方式及监管责任等却并不明晰。通知仅规定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所属的对外教育交流机构或者共青团、少先队与妇联等非营利性组织可经营出境修学游项目,而未充分考虑到现在修学游市场的现实情况。

    “修学游的发展更多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阙登峰说,随着修学游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这个行列,而相关部门的规定只针对非营利性组织,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相关政府部门要做的不是限制商业机构组织修学游,而是要从制度上规范市场。比如说,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帮助行业协会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让修学游成为一项专业的服务。

    欧阳志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审批出国夏令营、游学项目时严把安全关。与此同时,各地、各校也应该切实加强对出国夏令营、游学活动的监管,确保活动规范有序,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

    对于修学游市场的发展,王琪延则表示,在市场相对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家长和学校了解什么是游学、如何安排游学,应充分考虑修学游组织机构是否具有资质、行业信誉口碑是否过硬、行程内容是否有较高风险、往返交通是否便利、是否需要多次中转等多方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