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 考后组团拥抱大海赏潮起潮落
无论这两天参与高考的学子与家长们怎样紧张、焦虑,生活总是会继续下去,如何在高度紧张过后放松心情呢?来日照这片碧海金沙滩是个不错的选择,吹吹温润的海风,畅快淋漓的洗个海澡,或三五朋友成群,或父母儿女享乐,忘掉社会赋予的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好不快哉!
推荐景点:

刘家湾赶海园
刘家湾赶海园位于日照南沿海路中段,距日照市区12公里,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主要品种有竹蛏、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突出了海洋文化,反映了地方民俗风情,适应了现代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追求,是认知大海、感知大海、体验渔家生活的最佳去处。
1、赶海活动。落潮后,滩平沙细,游客在沙滩上开展钓竹蛏、捡海螺、捉螃蟹等赶海活动,尽情娱乐;涨潮后,滩平水浅,专门开辟了推虾皮、捞海蜇、钓鱼虾蟹、拉网等传统海上作业等活动。游客可以在海上扬帆观海,观赏渔民捕鱼,参观渔民摆布的迷惑网,享受收获的喜悦。
2、观海听涛。这里的海滩特别平整,每天可以看到两次涨潮落潮奇观:落潮时海水迅速消失,仅剩下裸露的滩涂和来不及回游到大海的鱼虾蟹贝;涨潮时海水八方齐涌,万亩滩涂迅即淹没,极为壮观。
3、太阳塔。日照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东夷人创造了灿烂的太阳文化,他们崇拜太阳,筑台拜日。为此专门设计建造了5座太阳塔,以充分展示日照的远古文明。太阳塔还是看日出、观沧海、听海涛的最佳场所。
4、渔家民俗馆。利用五座太阳塔中的第二座设计建设,由渔家、渔船、渔具三部分组成。游客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渔家活动。
5、海洋生物馆。利用五座太阳塔中的第三座设计建设,以鱼、虾、蟹、贝、藻等分类展示千余种海洋生物,大至凶猛的大白鲨,小至纤细的藻类生物;上至千年高寿的海龟,下至存活短暂的海洋微生物,仿佛进入了一个知识的海洋。游客在体验赶海乐趣的同时,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和学习海洋知识。
6、海神庙。利用五座太阳塔中的第四座设计,是以日照当地一个真实的民间故事——“神龟救难”的传说为蓝本策划,在鱼骨庙遗址上修建的一处景点。庙内供奉着妈祖、东海龙王、东海神龟等,为景区海洋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
7、木栈道。连接5座太阳塔的木栈道全长1300多米,采用防腐木材建造,为景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观带。
8、游乐园。利用景区的绿林,建设了老少皆宜的游乐园、垂钓园、野趣园、三友园,让游客体验休闲旅游的乐趣。
9、仿海生物走廊。为体现赶海园的海洋生物氛围,塑造了金乌贼、西施舌、大竹蛏、大海螺、花旦蟹、梭子蟹、八爪鱼等仿海生物小品,让游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10、海之门演艺广场。游客在此观看水族舞、旱船、高跷等民俗风情表演和吕剧等传统地方戏曲演出。
11、观海木屋。海之门以南的海岸上,建设了10处观海木屋,游客在此观海听涛,品茶小憩。

日照万平口旅游风景区
日照市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市区内最大的景区,海岸线长5000米,占地面积760万平方米,她以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湿润清新的空气、宽阔洁净的沙滩、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灿烂的阳光著称于世,游客们在此可以进行沙滩浴、海水浴、日光浴、沙滩排球等运动,是最能体现日照“蓝天、碧海、金沙滩”特色的景区。
风景区内的生态公园是景区的中心区域,景区突出生态和海洋的主题,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集广场、绿地、餐饮、购物、停车、娱乐、洗浴为一体,是日照“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的重要标志,也是日照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客厅。每年接待中外游客400万人次以上,最高峰时日接待游人可达15万人次。
景区内的泻湖,是天然的避风港,历代都是商船停泊之地,有“万艘船只平安抵达口岸”之意,因此取名万平口,同时也寓意万事平安,一生平安。2005、2006年欧洲级、470级世界帆船锦标赛和2007年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曾经在这里举行。
灯塔景区分为广场、海滨休闲区、公寓区和居住区4个部分,总面积约46.48万平方米。以灯塔为核心,面向大海的绿草坡地;灯塔犹如从自然环境中破土而出的“定海神针”,呈现出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海洋、礁石、沙滩、草坪、雕塑相互映辉。
景区采用全方位、全天候、开放式管理模式,以细微服务、真情服务为根本,以追求社会效益,打造日照形象为己任。先后荣获了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文明诚信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细微服务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桃花岛风情园
桃花岛俗名:“逃活栏”,位于黄海之滨,太公山下,是日照市内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该岛隶属于东港区秦楼街道桃花岛村,距岸1000米,海拔406米。桃花岛四周是岩石构造,渐近岛心是绵延数百米的海沙,岛中心有一甜水小泉,岛上各种植物茂盛,繁殖着药用的土元(俗称土鳖),并生长着一种近似桃树的灌生乔木。近年来,人工种植的桃树每到春天鲜花盛开、鸟语花香。
全岛东西宽500米,南北长700米,面积350000平方米,80%为岩石,经上千年海浪的淘凿,形成了各具形态、怪石矗立的天然景观,古迹有梳妆台、祭礼台、香炉石、试剑石、天女洗澡池等。周围的岩礁上生长着品种繁多的海螺、牡蛎、海星,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来此观赏游玩。
相传古时南夷进犯此地,安北王率兵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落北而逃。当逃至此处时,对面大海挡住,后有追兵,仰天长叹之际,发现隔水有一小岛,便紧勒坐骑乌龙马缰,直冲小岛而去。待追兵赶到时,只见海雾弥漫,海水暴涨,追兵以为安北王已投海自绝,便退兵而去。翌日,退潮后,安北王骑马泅渡到岸,并许愿在岛上修建海神像和坐骑乌龙马像,但因战乱,此愿未能实现。其后人每年来此祭祀,故取名此岛为“逃活岛”以示纪念,后演变为“桃花岛”。
改革开放以来,桃花岛村根据自己的优势,于93年开发了桃花岛,在岛上养殖着鲍鱼、海参、梭子蟹,并在岛附近海域散养着海参、鲍鱼、杂色蛤、牡蛎等海珍品。
同时,在桃花岛海岸西侧修筑了渔业码头,并建成了神水泉、逢生阁、观涛亭等景点。桃花岛人将加大开发力度,丰富桃花岛文化,使桃花岛成为一个集天然生长、水产养殖、观光旅游、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