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土地上“长”出旅游产业

时间:2013/6/5 11:47:11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许静 通讯员 卢立平    
  曾经,这里土地贫瘠,杂草丛生。如今,这里花海涌动、游人如织。
    5月19日,东港区西湖镇600多亩的花仙子景区鲜花竞放,花丛中数十对新人赏花、拍照,体验新开发的水下摄影、微电影拍摄等项目。目前,花仙子已成为江北最大的婚纱摄影室外拍摄基地,周边六省市236余家婚纱(影视)公司与之签订长期合作合同。
    流转土地、改良土壤、种植花木……6年时间,一个集休闲旅游、科技农业、婚纱摄影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渐渐长成。
    东港素有“北方绿茶之乡”“山东省蓝莓之乡”之称,拥有绿茶、蓝莓、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19.83万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10个,“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42个,“日照绿茶”获“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
    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茶则茶的原则,东港区围绕产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基地,围绕基地抓旅游,在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园林化发展的同时,把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推进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转变、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变身。
    作为新兴生态农业,“日照蓝莓”已发展到1.7万亩,不仅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成为旅游新亮点。5月18日,陈疃镇北疃村的许加娥一边在蓝莓园内打工,一边唱起自编的“蓝莓之歌”。将土地流转并租赁给企业后,该村有130位农民在此务工,人均年收入7600多元。今年6月初,东港区首届蓝莓文化节将拉开帷幕,更多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园内体验采摘的乐趣。
    河山草莓采摘、南湖“周末菜园”、日照街道葡萄采摘、三庄果木、西湖花卉、陈疃蓝莓、后村绿茶……一个个生态旅游景观遍布东港全境,一个个生态旅游项目正点“土”成“金”。今年“五一”期间,东港生态旅游景观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亿元。
    随着东港生态旅游的升温,土生土长的“山货”价格水涨船高,附近的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也借势而起。每年3月至5月的草莓成熟期,河山镇范家官庄草莓采摘园内总是游客爆满,草莓售价比市场价格高出近一倍,一个大棚年均收入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