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日照:传递打造文化“正能量”

时间:2013/4/12 13:56:41  来源:大众日报    
    今年6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舞比赛将在日照市举行。结合这些活动,日前,日照市文广新局将6大类35个公益文化项目向社会进行公开推介,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以“文化惠民、文明育心”为主题,日照市文广新局去年首次选择35个公益项目向社会推介,取得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两年推出的70个公益文化项目中,已经签约合作项目32个,签约合作资金210余万元,较好地实现了公益文化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舞台演出追求高品位
 
    在这些公益文化项目中,高水平、高品位的优秀外演剧目,以及当地创作排演的舞台文艺演出,是引人注目的亮点。

   日照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庆江说:“以承办十艺节比赛为契机,该市6月份将举办十艺节舞蹈比赛的群舞比赛。同时,我们还从十艺节省筹委会引进的精品外演节目中精选了两台,将于9月至10月在日照演出。”

    这两台剧目,一台是加拿大爵士乐大师亚尼克·瑞约四重奏“穿越时空”,另一台是印度达克莎·谢斯歌舞团的演出。

    此次推出的公益文化项目中,包括日照市将要创作排演的多台文艺演出。今年7月底,日照市将继续举办军民联欢晚会。7月至10月间,举办日照市第六届合唱艺术节。2014年元旦前夕,还将举办新年音乐会。

    赵庆江说,结合日照市开展的“文化建设年”活动,几台节目将继续演出。“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日出先照》将继续在舞台上演出。该节目推出三年来,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10万余人。2009年,日照市推出新编大型历史吕剧《毋忘在莒》,迄今在该市公演50余场,参加过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还应邀晋京演出。”

    此外,“梦想大舞台”文艺进基层活动、亲子剧场、日照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展演(戏剧周)等活动,也期待着各界积极参与。

    群众文化活动注重贴近性

    在今年推出的公益文化活动项目中,广场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比赛类文化活动,也是引人关注的“主角”。这些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真正把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送到群众身边。

    赵庆江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四德”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将联合举办“欢乐乡村”全市农村(社区)文艺汇演。“文艺汇演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乡镇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区县的汇演,区县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市里的汇演。3月至4月宣传发动,5月至6月乡镇汇演,7月至8月区县汇演,9月至10月市里汇演。汇演结束后,将评选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和节目一、二、三等奖。”

    广场文化活动还包括第二届日照社区文化艺术节、日照市第十四届“港城之夏”文艺展演、第二届日照中老年才艺大赛、中老年舞蹈邀请赛等。

    在艺术展览比赛类活动中,包括第二届日照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日照黑陶陈列展、日照市第十一届舞台艺术大赛、2013舞蹈大赛、“蓝色风情”日照滨海风光风俗美术写生摄影作品创作展等。

    赵庆江说:“在展览活动中,我们还将举办‘每周一展’,邀请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举办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书画作品展览、展示活动,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综合服务功能。”

    共建共享提高参与性

    在这次推出的公益文化项目中,提高群众参与程度,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也是挑选项目的标准之一。

    在文化共建共享类活动项目中,包括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之千场文艺演出、日照市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百场公益文化艺术培训辅导、阳光文化艺术讲坛系列讲座、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等。

    赵庆江介绍说,从2010年开始,日照市连续3年组织实施了“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入手,每年推出一批文化惠民项目。“今年,我们将广泛开展地方戏巡演,力争达到一村一年一场戏。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分别组织举办广场文艺演出不少于50场,各乡镇文化站独立组织广场文艺演出不少于5场。市里根据演出情况适当给予补助。”

   赵庆江表示,去年,日照市群众艺术馆对文艺爱好者和普通群众举办音乐、舞蹈、戏剧、书法、摄影、音乐创作等免费辅导和培训达60多次,受益群众5000多人。“今年,市群众艺术馆将克服场地不足、经费紧张等困难,继续举办100场公益文化艺术免费辅导活动。”

    此外,一些文艺创作研究类项目也包含在此次推介项目中。包括编辑出版《日照市小戏小品优秀剧本集》、举办2013日照农民画培训班等。

    赵庆江表示,推出的这些公益文化项目,将着眼合作共赢,合办好项目,同时加强管理监督,规范项目实施。“我们将通过顺利开展实施这些活动和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