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田园生态游风生水起
时间:2013/4/7 9:20:13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李维江 汤龙华 刘宝文
真想不到,我成了日照市第一个新时代的‘农场主’”,4月3日,拿到全市首家“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的高曰科高兴地对笔者说。
高曰科经营的五莲县“九仙百果家庭农场”,是全市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位于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管委下院村,占地200余亩,其中利用废弃矿石矿渣对沟壑、废弃矿坑进行回填造地10多亩,开采荒山40余亩。该农场概算投资500余万元,高标准规划了采摘园、苗木旅游观光园,通过种植大樱桃、板栗、丰水梨、大石榴、杏、山楂、苹果、樱花、日本红枫等,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家庭经营模式。目前,已栽植樱花15万株、大樱桃6000余棵、大石榴600棵。
据了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为引导农民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五莲县农业局积极学习外地“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模式,科学引导农民和专业大户从单一的小作坊向市场主体家庭农场转变,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品种选择、场地规划、肥水管理等,向“家庭农场”形式靠拢。该县工商局制定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计划,并明确“家庭农场”的登记注册流程,放宽名称登记条件、免收登记费用,而且从注册登记、合同、商标、广告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 许亮)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积极发挥文化、滨海、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旅游功能、创优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打造起城郊旅游的新高地。
松竹村原有大棚草莓200余亩,又在山坡上新栽植大樱桃200亩,春采草莓,夏摘樱桃,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采摘园。“我们将积极发挥近城优势,建设集休闲采摘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区,打造旅游品牌,增加村民收入。”该村负责人介绍说。
位于两城河下游的橡胶坝工程,净宽270米,建成后可以在坝体上游形成超过百米宽的水面,河海融为一体。按照规划,两城河道的两岸,将建设百亩石榴、百亩桑树、百亩樱桃等多个采摘观光旅游园。四季有花,三季有果,两城河将成为亲水游、采摘游的绝佳去处。
两城镇张王庄村在河两岸种植从突尼斯引进的软籽石榴树300亩,将其建设成为采摘观光旅游的园区。“这种石榴营养特别丰富,耐储存,用工少,适合农民大规模栽培,将为村民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张王庄支部书记孙世平表示:“我们也将适时开展休闲采摘,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实现“打造两个最佳,达到两个满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该区积极开展民俗旅游培训,分期分批对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服务意识及服务技能等知识进行培训,规范民俗旅游服务行为,提升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民俗旅游整体提档升级。
高曰科经营的五莲县“九仙百果家庭农场”,是全市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位于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管委下院村,占地200余亩,其中利用废弃矿石矿渣对沟壑、废弃矿坑进行回填造地10多亩,开采荒山40余亩。该农场概算投资500余万元,高标准规划了采摘园、苗木旅游观光园,通过种植大樱桃、板栗、丰水梨、大石榴、杏、山楂、苹果、樱花、日本红枫等,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家庭经营模式。目前,已栽植樱花15万株、大樱桃6000余棵、大石榴600棵。
据了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为引导农民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五莲县农业局积极学习外地“家庭农场”经营发展模式,科学引导农民和专业大户从单一的小作坊向市场主体家庭农场转变,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品种选择、场地规划、肥水管理等,向“家庭农场”形式靠拢。该县工商局制定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一系列优惠计划,并明确“家庭农场”的登记注册流程,放宽名称登记条件、免收登记费用,而且从注册登记、合同、商标、广告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 许亮)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积极发挥文化、滨海、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旅游功能、创优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打造起城郊旅游的新高地。
松竹村原有大棚草莓200余亩,又在山坡上新栽植大樱桃200亩,春采草莓,夏摘樱桃,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采摘园。“我们将积极发挥近城优势,建设集休闲采摘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区,打造旅游品牌,增加村民收入。”该村负责人介绍说。
位于两城河下游的橡胶坝工程,净宽270米,建成后可以在坝体上游形成超过百米宽的水面,河海融为一体。按照规划,两城河道的两岸,将建设百亩石榴、百亩桑树、百亩樱桃等多个采摘观光旅游园。四季有花,三季有果,两城河将成为亲水游、采摘游的绝佳去处。
两城镇张王庄村在河两岸种植从突尼斯引进的软籽石榴树300亩,将其建设成为采摘观光旅游的园区。“这种石榴营养特别丰富,耐储存,用工少,适合农民大规模栽培,将为村民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张王庄支部书记孙世平表示:“我们也将适时开展休闲采摘,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实现“打造两个最佳,达到两个满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该区积极开展民俗旅游培训,分期分批对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服务意识及服务技能等知识进行培训,规范民俗旅游服务行为,提升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民俗旅游整体提档升级。
上一篇:清明节日照接待游客37.8万人次
下一篇:清明鲜花祭祀率达95%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
推荐客房Guest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