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日照太阳文化研讨会召开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教授孟祥才,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波,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编审陈绍燕,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曾振宇、张富祥、刘宗迪教授,原山东省国旅总经理、太阳文化研究学者杨鲁昌,原莒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苏兆庆,日照太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鞠志国博士做研讨发言。日照市人大教工委、日照市政协科教文委、市旅游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文物管理办公室、日照太阳文化研究所成员、日照太阳文化研究爱好者、各旅游企业等70余人出席活动。
图:各与会专家的研讨发言

陈刚在致辞中指出,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水上运动蓬勃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此次举办中国·日照太阳文化研讨会,就日照太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对日照太阳文化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传承挖掘传统太阳文化,培育好太阳文化活动的要求,保护文化遗产,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日照城市名片和人文形象,推进日照太阳文化领先国内,走向世界具有重要作用。
图:日照市副市长陈刚致辞

日照市旅游局局长王立新在讲话中说,为深入挖掘太阳文化,打造太阳文化品牌,从2000年开始,日照市举办“迎日出庆新年”活动,其中2012年的中国·日照“迎日出贺新年庆典”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游客和市民参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办好太阳文化节,以节庆活动塑造中国太阳文化品牌,促进太阳文化的传播,使日照太阳文化走向世界。
图:日照市旅游局局长王立新在讲话

日照之名源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蕴含着深厚的太阳崇拜的意蕴;日照市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面刻有“日云山”文字——最上边是太阳,中间是云朵,下边的五个尖是山峰,恰如早上“太阳初升”时的情景;这些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多年,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最早记录太阳崇拜的图形符号,标明了日照对太阳的崇拜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渊源。在日照南部的天台山上,现在仍然残存太阳神石、石祖像、太阳神陵、大羿陵等遗迹。日照民间也一直保留着在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给太阳过生日、燃篝火、祭“三牲”、奉“五谷”、吃面饼的习俗,太阳文化可谓深厚。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