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景区今夏两套交通循环系统
时间:2012/6/1 8:49:56 来源:黄海晨刊 作者:迟锐
“去年我们已经实行了一些措施,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循环’交通管理体制。”5月30日,正在万平口景区执勤的交警直属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沈华说。
他介绍,去年,他们中队在外围设置了分流岗,指挥分流车辆;核心景区增加了执勤疏导岗,内部加强疏导指挥,景区道路交通管理基本成体系了。景区实行区域单行和限行,在青岛路与海曲路路口设置外围分流岗,引导旅游大客车在该路口左转弯向北经青岛路—东营路—碧海路进入万平口景区,在碧海路右转就近驶入停车场,再右转驶出,实行区域单行;自碧海路与北海路以北,对由北向南行驶的旅游大客车按规定时间实行禁行。
“今年还是跟去年要求一样,车辆从北面绕行,进入停车场的时候是右拐,从停车场出来的时候也是右拐,这样就没有左拐弯,减少了交通冲突点。”沈华表示。
旅游旺季,碧海路道路狭窄、通行能力差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尤其是自碧海路与北海路以北9.9公里,全线变窄,路宽仅10米,高峰时双向仅能行驶两台大客车,双向对向车辆通行不畅的矛盾突出。
经过调研,交警直属大队决定自碧海路与北海路路口往北,旅游大客车在规定时间段内只能沿碧海路由南向北行驶,对由北向南行驶大客车实行禁行。国家森林公园南门只作为入口,西门允许车辆出入。由此,既可以缓解碧海路北线交通压力,又能充分利用北海路道路资源,拉动民俗村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大循环”。
除此之外,在景区内部,交警部门还跟景区管理部门协调,加强了景区停车场内部的规划管理,在停车场内内部实行“小循环”,提高景区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通行效率。
“原来,在停车场内部,有的路口是有进有出,车辆多的时候进不来出不去。现在在停车场设置了小型车路口、大型车路口,车辆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可以循环出去。”沈华还告诉记者,通过“大循环”和“小循环”的相互配合,道路出现拥堵的情况可以大大减少,道路的通行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在加强指挥引导的基础上,交警直属大队还在设施配备上加大力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科技信息化管理水平。
根据计划,交警部门将逐步推进落实在碧海路沿线重点路口路段安装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通过加大自动抓拍力度,提高非现场执法率,杜绝机动车闯信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掉头、乱停乱放等突出违法问题。
“以前,停车场的停车率等信息在外围难以掌握,今年我们将建立停车场管理系统、安装交通诱导显示屏。”沈华说,交通诱导显示屏将及时播放天气状况、实时路况、民俗村渔家乐入住情况、停车场停车率等各类即时信息。目前,交通诱导显示屏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设置。
有了诱导屏,外围的民警和游客就能知道停车场的情况。“举个例子,万平口核心景区有四个停车场,P1、P2、P3和P4,如果停车场的信息能及时显示在外围的交通诱导屏上,及时在外围发布,旅游大客车看到后就能知道哪个停车场还有停车位,就知道可以去那个停车场了。”沈华说,这样充分提高了停车场的利用率和准确率。
据悉,在万平口景区至王家皂民俗旅游村路段,将安装5处交通诱导显示屏。
据了解,为实现部分景区道路双向隔离,交警部门正与景区管理部门共同在万平口景区部分路段安装隔离护栏,对车辆进行物理分割,近期就可以完成。此外,还将全线安装指路标牌、旅游区标志,进一步完善各类交通标志。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
推荐客房Guest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