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乐”撑起日照旅游一片天

炎炎夏日里,到海滨度假成为最时尚、最惬意的旅游方式,其中“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的“渔家乐”民俗旅游,更以其亲近自然、返璞归真而成为很多城市游客的首选。入夏以来,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村里人流熙熙攘攘,一番热闹景象,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尽享度假乐趣,民俗户则在忙碌中挣得盆满钵溢。
红红火火“渔家乐”
我市从1999年开展“渔家乐”民俗旅游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这期间,“渔家乐”从萌芽起步发展到今天的15个民俗旅游村,2600余民俗旅游户,8万多张床位,占全市旅游接待总床位的50%以上。任家台、桃花岛等5个村,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日照“渔家乐”民俗旅游成为蜚声全国的知名旅游品牌,成绩斐然。据统计,2008年“渔家乐”民俗旅游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41%。截至目前,我市2009年“渔家乐”民俗旅游就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57%和60%。
旅游市场大幅增长
虽然存在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渔家乐”民俗旅游内强素质,外强形象,实现逆势上扬。从游客总量来看,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从客源地来看,除传统的省内游客、河南游客,北京、上海、安徽、山西等外省游客和国外游客的比例比去年增长了32%,今年还新增了来自陕西、四川、内蒙等远程游客;从游客分布上看,15个民俗旅游村接待游客普遍好于往年,同比增幅在30%以上,其中乔家墩子民俗村7月25日(周六)旅游车辆达到65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62%,当晚入住游客超过两万名。进入7月份以来,周末各民俗村村村爆满,订客房都要提前一周预订。
民俗旅游质量提升,价格走高
进入旅游旺季,民俗旅游价格普遍上涨二到三成。民俗旅游普通间价格从淡季的包吃住14—18元/天,到现在的40—60元/天,双标间达到120—160元/天。据乔家墩子村介绍,现在,在乔家墩子村订客房都要提前一周预订,民俗旅游经营户的一个标准间价格为260元左右,部分民俗户双标间价格有时达到300元/天,预计每间一年能收入5500元左右;而在去年,只有3600元左右。在价格提高的同时,各民俗户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除在房间内安装空调、独卫、洗浴外,部分民俗户还在房间安装了宽带,方便游客网上冲浪。在民俗户里,经常可见友情提示、潮汐表、公共汽车、火车时刻表,部分民俗户还为游客提供免费的旅游地图。
中高端市场快速增长
进入7月份以来,各民俗村改变了以往的平日冷淡、周末爆满的局面,开始呈均匀分布。在周末爆满的情况下,周一至周五入住率达70%以上,民俗旅游市场已从周末市场长成全天候市场。游客入住时间延长了,游客层次提高了,往年民俗村里接待的90%以上的游客来自河南,今年河南游客占游客总量的比例不足50%,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的高端游客量大幅增长,且都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回头客比去年增长70%,且入住时间较长,平均在10天—15天,最长住1个月,回头客消费能力较高,平均消费为150元/天。重品质、消费高的自驾游市场占客源总量的40%以上,且多为家庭亲子游。进入旅游旺季,北沿海公路、各民俗村、海水浴场停车场上,随处可见装扮温馨的私家车。
旅游项目丰富多彩
各民俗村深入挖掘民俗旅游内涵,融合生态、文化、民俗等因素,开发了赶海垂钓、织网捕鱼、篝火晚会、千人拉大网等特色旅游项目和沙滩摩托、海上游艇等娱乐项目,实现了民俗旅游从“看海”到“玩海”的转变。为营造浓郁的民俗旅游氛围,乔家墩子民俗村专门开辟了农民画街,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农民画作品,勾画了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深受游客喜爱,纷纷拍照留念。
“渔家乐”为什么这么火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渔家乐”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把发展民俗旅游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硬环境、软环境建设,民俗旅游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吸引力大大增强。
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近年来,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特色旅游村等活动,各民俗旅游村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了民俗旅游基础设施。乔家墩子村投入70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自来水、停车场等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投资200万元建立游客接待中心;任家台村投资40余万元,对海水浴场广场进行了硬化和美化,建设了大型购物广场和娱乐广场一处,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和娱乐器材,投资100万元新增豪华游船一艘;王家皂村投资200余万元改造浴场冲洗设施,建成了600平方米的冲洗楼,解决了多年来的冲洗难问题;桃花岛村投资300余万元,新增快艇25条,大型豪华游船2艘,增加浮码头2处,使游艇停靠泊位增加,彻底解决了游客登岛难问题,投资100万元建立游客接待中心;肥家庄村筹措资金100多万,建设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
规范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深入“一线”服务。进入旅游旺季,市、区旅游部门和秦楼街道从各自职责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民俗旅游管理。市、区旅游执法大队积极开展民俗旅游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秦楼街道抽调近百名精干机关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下沉到各民俗旅游村,不分节假日和星期天,“出门在一线工作,进屋在工作一线”,实现了交通、卫生、消防、安全等工作的全天候无缝隙管理。
加强“五统一”管理。成立民俗旅游协会,建立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在各民俗村实施统一宣传、统一接待价格、统一安排游客、统一菜谱、统一结算为主要内容的“五统一”管理,制订奖惩措施,对违反“五统一”管理的业户进行经济处罚或予以取缔,避免恶性竞争。
实施典型示范带动。通过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民俗户”“百佳民俗户”“十佳民俗户”和“诚信大嫂”评选等活动,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同时在党员干部中推行“六带头”:带头遵章守法、带头缴费纳税、带头保护环境、带头改造提升、带头规范服务、带头致富帮贫,引导旅游业户规范经营、诚信经营。
加强培训,提高民俗旅游接待水平
市区旅游部门每年组织开展民俗旅游培训。今年以来,联合工商、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对2000余户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依法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常识、旅游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与市港航局、海事局、山海天边防派出所联合对游艇经营业户进行了文明服务常识、游艇安全、治安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共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改善了服务质量。
“渔家乐”民俗旅游意义深远
关键词:渔民—老板
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最突出的意义就是把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变成懂经营、会管理的老板,这种素质的提升正是在“渔家乐”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通过开展“渔家乐”民俗旅游,民俗户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与游客的接触与交流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各民俗户懂得了温馨服务、细微服务会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尤其会吸引大量的回头客。在与民俗经营户交流中,他们的“民俗生意经”让人刮目相看。乔家墩子浅水湾酒店老板刘照伟在谈到下一步经营打算时说,要创新经营理念,为每个房间配备毛巾、香皂、牙刷、牙膏等免费生活用品,方便游客。谈到淡季游客数量少,如何应对的时候,他从容地说,这很简单,把标间里的床位一撤,改为餐厅包间,搞餐饮业,照样可以很火。任家台村的民俗户王佰平在网易上建了博客,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生意红火得不得了。
关键词:增收
实践证明,发展“渔家乐”民俗旅游,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统计,今年北沿海民俗村户均旅游收入3万元,多的达到30多万元,远远超过我市内陆地区农民年均收入。在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的同时,部分条件优越的民俗村通过经营海水浴场、豪华游轮等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此外,各村发挥优势条件,积极开发农民画、黑陶、剪纸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拉伸旅游产业链,并大力发展旅游超市、夜市等旅游购物市场,在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旅游收入。
关键词:就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民有相当一部分面临向非农转变,如何解决就业的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开展“渔家乐”民俗旅游,日照找到了一条新出路,使广大渔民在面临现代海洋捕捞量越来越少,以及长达三个月的休渔期的情况下,离土不离乡,成功转型。在解决当地渔民就业的同时,还带动了其他行业劳动力就业,如泳衣、游泳圈、拖鞋、太阳伞、旅游纪念品等行业。今年旺季期间,到乔家墩子打工的大学生超过500人。
关键词:满足住宿需求
日照旅游业淡旺季明显,黄金周和旺季旅游都将造成旅游供应短期内的急剧紧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有一种有弹性的机制。如果按照旅游人数高峰期来配备旅游接待设施,淡季将造成很大的浪费。日照民俗旅游的发展在这方面意义很大。日照旅游业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据统计,今年旺季最高峰日接待游客达到32万人次,过夜游客约16万人。但目前全市宾馆床位只有8万张左右,不足部分就要靠民俗村的床位填补。发展民俗旅游很好地解决了我市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大规模建宾馆的投资风险。
十年来,日照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当年,名不见经传、少人问津的小渔村,成为全国闻名的民俗旅游接待基地。“渔家乐”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日照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主流性的作用,发挥了中坚力量,撑起了日照旅游一片天。
上一篇:万平口多措并举迎全运
下一篇:“东方夏威夷”-日照市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