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旅游名城 助力全县经济发展
——— 莒县全力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时间:2009/5/27 10:09:48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马丹 通讯员 刘娟 李玉洁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莒县以“文化树县”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了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完善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营造优美环境,巩固旅游形象品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莒县牢固树立“抓旅游,环境第一;抓环境,综治第一”的观念,切实把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摆放在各项重点工作“第一位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局,对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优先安排、优先部署。
建立了由旅游、文化、公安、工商、物价、城建、林业、卫生、交警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景区点、旅游宾馆饭店服务质量及旅游投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制订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力度,促进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旅游环境综治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开展节假日综合执法检查。在每年旅游“黄金周”到来前和旅游旺季期间,旅游局联合工商、卫生、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对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涉旅企业进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质检大检查,重点检查整顿旅游环境秩序,景区卫生、安全警示、导向标志牌设立,宾馆饭店食品与环境卫生,交通状况及购物经营秩序等,取缔景区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和无证导游。每年联合检查20余次,向涉旅企业发出整改意见共记10余条。
加强旅游投诉体系建设。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切实提高游客来我县旅游的满意度,及时解决游客在我县旅游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游客投诉工作机制,成立旅游投诉工作机构,由专人负责旅游投诉工作,公开旅游投诉电话。按照《山东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依法、及时、公正处理各类旅游投诉。
不断完善景区旅游环境建设。浮来山风景区一直把综合整治工作做为重中之重。自开展综合整治活动以来,景区高度重视,将任务细化,实行分工包片,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并印发了《浮来山风景区综合管理制度》。对景区内重要景点、死角难点、厕所进行集中清理。在景区各景点、停车场、主干道和通往各景点的要道设置了规范的中英文对照景区指示牌及道路交通标识牌,并增设了相应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旅游信息提示牌。对原有停车场进行扩建与绿化,对乱搭乱建和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了清理,优化了景区结构。对景区内经营户实行统一管理,要求明码标价,禁止乱设摊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禁止尾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发生。在景区绿化美化方面,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在浮来山风景区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并被确定为县直绿化基地。同时景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拟投资约1429万元,在景区东门新建面积约为58171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新建四星级厕所一至两处,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景区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导游讲解水平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准,加强软环境建设,树立景区新形象。
马鬐山风景区对景区各个部门及景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危险地带设立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及警示标牌,安排专人对危险路段和游乐设施进行严格监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游览过程中的各种险情。同时,在周边村庄进行了环境美化宣传,加强了对景区周边的道路及环境的绿化美化。
浮来青生态园加强了万亩茶园的管理,完善了茶文化苑设施,为游客尝试采茶、炒茶、品茶和欣赏茶艺表演提供了便利。同时对浮来青生态度假村的接待设施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
提升自身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
为切实做好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莒县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发展旅游的根本,不断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投入。一是通过开展“文明导游员”、“文明单位”、“星级平安景区”等活动,在旅游系统中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礼貌用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服务窗口新形象,为游客提供更加细致、周到、满意、高效的服务。二是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员素质。除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外,重点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以行业培训为切入点,制定严格的学习培训方案,有步骤地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旅游接待单位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促进全县旅游环境的提升。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完善旅游环境综合治理机制
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营造优美环境,巩固旅游形象品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莒县牢固树立“抓旅游,环境第一;抓环境,综治第一”的观念,切实把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摆放在各项重点工作“第一位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局,对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优先安排、优先部署。
建立了由旅游、文化、公安、工商、物价、城建、林业、卫生、交警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景区点、旅游宾馆饭店服务质量及旅游投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制订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旅游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力度,促进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旅游环境综治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开展节假日综合执法检查。在每年旅游“黄金周”到来前和旅游旺季期间,旅游局联合工商、卫生、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对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涉旅企业进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质检大检查,重点检查整顿旅游环境秩序,景区卫生、安全警示、导向标志牌设立,宾馆饭店食品与环境卫生,交通状况及购物经营秩序等,取缔景区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和无证导游。每年联合检查20余次,向涉旅企业发出整改意见共记10余条。
加强旅游投诉体系建设。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切实提高游客来我县旅游的满意度,及时解决游客在我县旅游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游客投诉工作机制,成立旅游投诉工作机构,由专人负责旅游投诉工作,公开旅游投诉电话。按照《山东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依法、及时、公正处理各类旅游投诉。
不断完善景区旅游环境建设。浮来山风景区一直把综合整治工作做为重中之重。自开展综合整治活动以来,景区高度重视,将任务细化,实行分工包片,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并印发了《浮来山风景区综合管理制度》。对景区内重要景点、死角难点、厕所进行集中清理。在景区各景点、停车场、主干道和通往各景点的要道设置了规范的中英文对照景区指示牌及道路交通标识牌,并增设了相应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旅游信息提示牌。对原有停车场进行扩建与绿化,对乱搭乱建和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了清理,优化了景区结构。对景区内经营户实行统一管理,要求明码标价,禁止乱设摊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禁止尾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发生。在景区绿化美化方面,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在浮来山风景区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并被确定为县直绿化基地。同时景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拟投资约1429万元,在景区东门新建面积约为58171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新建四星级厕所一至两处,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景区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导游讲解水平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准,加强软环境建设,树立景区新形象。
马鬐山风景区对景区各个部门及景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危险地带设立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及警示标牌,安排专人对危险路段和游乐设施进行严格监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游览过程中的各种险情。同时,在周边村庄进行了环境美化宣传,加强了对景区周边的道路及环境的绿化美化。
浮来青生态园加强了万亩茶园的管理,完善了茶文化苑设施,为游客尝试采茶、炒茶、品茶和欣赏茶艺表演提供了便利。同时对浮来青生态度假村的接待设施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
提升自身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
为切实做好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莒县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发展旅游的根本,不断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投入。一是通过开展“文明导游员”、“文明单位”、“星级平安景区”等活动,在旅游系统中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礼貌用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服务窗口新形象,为游客提供更加细致、周到、满意、高效的服务。二是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全员素质。除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外,重点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以行业培训为切入点,制定严格的学习培训方案,有步骤地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高旅游接待单位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促进全县旅游环境的提升。
上一篇:借海洋文化之风 扬旅游经济之帆
下一篇:夏庄:全方位打造旅游强镇
- 快捷查询
- 渔家导航
推荐客房Guest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