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千年银杏王,寿命万年长-日照浮来山

时间:2016/7/28 9:06:43    
  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内的银杏树,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树龄。大树前立于清朝顺治(公元1654年)的碑文记载:春秋时期,莒、鲁两国不和,纪国国君从中调解,莒、鲁两国国君于鲁隐公8年(公元前715年)。据专家考证,这株大银杏树历经20个朝代,在大禹治水之前已有之,是一部“活历史”,被人们称作“活化石”。 

    大树高26.3米,树身围粗15.7米,树冠遮地660多平方米。树根蜿蜒裸露,每天需吸收2吨的水分。关于这棵树的围粗,自古就有“大八搂,小八搂”之说。“大八搂”是指个子高的人去搂,正好是八搂;“小八搂”是指个子小的人去搂,恰好也是八搂。原来这株大树树干是上粗下细。笔者为了证实,曾围着树干搂了两次,结果恰恰也是八搂粗,分毫不差。 

    银杏树的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茶对心脏血管病治疗效果很好,抗血栓,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解除痉挛,降低血压等作用。 

  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树神奇,由银杏树而引起的故事也极有风趣。 浮来山的传说:  
  传说莒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片汪洋大海,这一天,东海龙王扩建龙宫,嫌旁边一座山头碍事,就想把它挪个地方。猛想起莒地近郊缺少山峦,何不将此山挪去,再把那里的水收回东海?想到这里,便命一老龟驮起大山漂浮到莒。  
  山刚刚放定,就听山上有一童子破口大骂老龟。老龟这才发现,原来是龙王三太子在山上玩银杏果,老龟不知道,所以将太子一起驮了过来。老龟忙说:“你别急,我再把你驮回去就是了。”说完,太子坐到老龟背上,又被驮回东海去了。老龟回禀龙王:“山已安好。”东海龙王面对莒地这片汪洋,只用鼻子一吸,水就没了,成了一片平川。  
  自此,被老龟驮来的山,就被当地的人们命名为“浮来山”;后来山上长出了一棵银杏树,正是龙王三太子玩银杏果丢落的种子长出来的。这棵银杏树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年年结银杏果,为人们享用。 

  “七搂八拃一媳妇“的故事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莒县东一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遇雨,就到这棵巨大的银杏树下避雨,忽然兴致上来,想考察一下树到底有多粗,就用搂抱的形式来测量树的围粗。书生竟然搂了七搂还没转到起点。正在他想搂第八搂的时候,被眼前的情况吓住了———书生量树的起点竟站着一位年轻的少妇。原来少妇也来大银杏树下避雨。由于树太大了,所以两人谁也没看见谁。怎么办呢?书生有心让那少妇让一让,但不好意思开口,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测量,于是就只好改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妇身边过去,数到第八的时候,正好到那少妇的身边,那少妇竟然也没觉察。可是,那少妇身体所占的位置怎么量呢?书生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只好把少妇的体宽也算测量的一个长度。于是银杏树的树围就成了“七搂八拃一媳妇”。  
  几百年过去了,银杏树的树围早已超过了“七搂八拃一媳妇”,但是,“七搂八拃一媳妇”的趣闻,却在周围的村庄里世世代代的流传着。